close

DSC_0091  

﹡如果我的資訊對你有幫助,請按讚讓我知道喔

昨天衝了坪仔頂以後,終於甘心了。

其實我對梅花並沒有特殊的感情,你知道,就像從小被灌輸的制式印象,麻木了,也就不會去注意。

當然見過梅花,春節期間他們總會被拿來做為插花的材料,就是那插在花瓶裡做為裝點用的一兩枝,幾乎也都是含苞的。實際開花的,並沒有什麼深刻印象,更不用提香味。

直到今年開始那為時稍晚的追梅之旅。

今年為了梅花出門了四次,但其實只有兩條路線:信義鹿谷邊緣、仁愛國姓邊緣。最好的時間應該從12月底到1月初,但因為誤判,所以起步晚了。

這篇是今年的追梅記錄,明年有興趣賞梅的朋友可以參考看看。

 

20150112中原部落

今年追梅的第一站是仁愛鄉的中原部落,網路上較著名的就是西伯梅園(24.073218,120.972543)跟互助國小。

雖說位於仁愛鄉,其實相當靠近國姓,正確的說法就是從國姓往惠蓀林場的沿路的溪谷都會看到許多大大小小的梅林。如果開車的話,你只要看到遠處白茫茫的一片,八成就是梅園。

因為我搭公車,所以途中的梅園就放棄,直攻西伯梅園及互助國小。搭公車的話唯一的途徑就是到埔里搭乘南投客運往惠蓀林場或眉原的車,不過車次不多,所以從外地來的人客要注意車班時間。依照估狗地途上顯示,如果要到互助國小應該在中原下車,西伯梅園的話則在中原新村,如果你乖乖照這樣搭車,可能就會白走很多路。

那天車上人不多,看得出來有些人是特地來賞梅,其實也不是看出來的,因為他們一上車就問司機大哥互助國小是不是要在中原站下車?在地人是不會問的(菸)。眉原那塊不是我熟悉的地盤,所以我也不清楚,不過既然有人問了,我就不出聲,而且我原本就打算先到西伯再回互助國小。公車會開到北港站在回頭往眉原方向,到這裡就是進入國姓往惠蓀的道路,在這之後上下車的乘客,大概就是真正得「在地人」了,你會聽到乘客以原住民話跟司機熟悉地聊天。車到中原站時,那幾位外地客下車,我問其中一位跟司機聊天的乘客西伯梅園是不是在中原新村下車,她說

「那你還會走一段路捏!」

然後其他「在地人」也開始加入討論我該在哪裡下車,

「在衛生所那裏比較近啦!」蛤?網路上面沒有這一站哪!大姐。

「所以衛生所那裏有站牌嗎?」我問。

「不是,你就往前開一點就好了嘛!」有人對司機說。

最後結果就是:下車後,過了馬路就是往西伯的產業道路入口。司機還特地叮嚀:你等一下要再往回走到那邊的站牌等車喔!原住民朋友就是這麼熱情善良啊,看我這土包子可憐,把我直接送到目的地了。

或許因為氣候變化的關係,從當地人口中得知:這一季的梅花開花的日期不一,幾乎看不到整片梅林滿開的盛景,因為缺雨水花也較小。但是第一次遠遠看到山下整片梅林時,依然忍不住興奮地「哇!」

初時走進梅林時,我拿著相機亂拍,一如我走進陌生環境裡的習慣,還沒有感覺,就是隨便按快門(感激數位相機!讚嘆數位相機!)。我拍靜物、拍角落、拍光線、拍葉子,但就是不喜歡拍花,潛意識裡就覺得花很難搞。

但是當開始看這些花朵的不同時期,花苞、含苞、半開、全開、開始凋謝的種種樣態,看著襯在藍天底下的白色的鮮明,背光時,陽光在薄薄的花瓣重疊處製造出的光影,花心的顏色漸層,發覺這花迷人極了。

在按快門間,聞到一股香氣,那濃郁的味道,一時之間不大能跟清麗的花型做出連結,那濃郁在第一時間甚至覺得刺鼻,於是湊近花朵嗅了一下,確定是梅花香。真奇怪,我以為那應該是更淡雅的味道啊,我不確定我喜不喜歡那股濃郁,直到後來幾次習慣了,回到家後,都還隱隱地聞到那股香味,甚至想念。

另一個新鮮的體會就是,那天拍照時,太陽已經把山谷曬得暖烘烘,所以你可以聽見嗡嗡嗡的辛勤工作聲,閉起眼睛傾聽,那聲音會大到讓人感覺那就是一種大自然的脈動。

西伯梅園占地很廣,地勢平緩,如果要帶長輩賞花,會是好選擇。如果開車話,平日可以把車開到底(假日就不知道能不能把車開進去),慢慢走下來,之後長輩在出口等,各位晚輩再走回去把車開出來就好了。

這天西伯的花況還算可以,雖然大部分已經開始凋落,但是還有幾株是滿開的狀況。制於蜜蜂,基本上不要有太大動作,蜜蜂也不會來攻擊你,飛到身邊,你就別動。牠們也不是很愛上鏡,所以別勉強牠們。根據當天的經驗,如果你在同一株樹下站太久,打擾牠們的工作進度,牠們也會不耐煩,會一直飛近身邊。所以這時候就表示你該跟那棵樹告別了。

那裡不是觀光地區,吃喝不方便,自備飲食(尤其是飲水)比較不會麻煩,裡面只有一個工寮廁所。另外在往裡面走,有一個可能是主人租借給人開的咖啡攤位,也有廁所可以借用。

 

DSC_0177  

DSCN3322  

DSC_0149

DSC_0241

DSC_0319  

離開西伯後,因為公車班次時間間隔太久,所以打算步行回中原。一走出產業道路到公路上,突然冒出了一個靈感。接著看到一個騎機車經過的女生,我當下就認為他不是我的目標,然後在五秒之內,看到另一個騎機車的原住民男生,一看就知道是在地人,就是他了。我招手。

「妮要企哪哩?」他停下車。

「互助國小。」

「我載你過企啦!」

我趕緊跳上後座。

「妮要企看梅花喔?」

「對啊!」

「那哩得差不多都謝了捏!」

「那哪裡還有?」

「啊就剛剛那邊再往上走啊,那邊還有一片,嗯~不多啦,大概七八十棵吧!」

小帥哥你這是在下毒餌吧,我們現在在往反方向走耶。

「互助國小另一邊比較沒人啦,我載你過企那邊看啦。」

繞過互助國小,上了一個石陡坡,陡到我以為應該上不去,果然人很少。小帥哥調轉車頭,我跟他道謝。

然後,此時就發生了大杯具,那悲慘的「賴搭失蹤事件」。翻遍了口袋及背包,賴搭不見啦!對一個抽菸的人來說,在這荒山野地,搞丟賴搭市多悲慘的事情啊!

互助國小梅園凋謝得更多,先到的這片梅園不大,但是樹型很好,可惜在上午光線會被山擋住,拍起來效果應該不好。往下走回互助國小另一側大家熟悉的梅園,數量也是很壯觀,但因為花況不好,能取的景不多。如果是滿開的狀況,會是一個拍照的好地點。

後來沿著小路走回公路,發現如果搭公車的話,在中原口站下車,往前走的第一條小路右轉就可以到互助國小的正門,比在中原站下車方便。

結論:

元旦前後會是最佳賞花期間。

第一次專程拍花,還沒有掌握到方法,所以畫面雜亂。原因是自己的姿態不夠低。

DSC_0416   

20150114信義鄉 柳家梅園 烏松崙

這是四次行程中最好的一次,除了當時很多梅樹滿開,還有當天清晨下過雨,水滴與山嵐都斥很棒的點綴。

當天清晨六點多從臺中出發,開車前往目的地大約1.5小時的車程。當天天氣預報是陰有雨。情形不大樂觀,在國道三號上,南投路段甚至下起了傾盆大雨。

第一點沒往山上,先前往臺2198.6公里處的梅園,在公路左側,如果開車要注意,看到梅園就要準備在前方左轉,往前開一小段之後的叉路載往左轉就是了。

,到達時還下著雨,所以沒有多停留。不過依照情形判斷,這梅園雖然不大,但是花開得很結實,天氣好加上滿開時一定很迷人。

DSC_0018  

接著往柳家梅園。在離開臺21線轉往柳家的路上,產業道路的一開頭右側就有一片梅園,昨天(1/22)經過時,看來是剛過滿開的狀況,但是當天我們並未停留。產業道路有些地方的岔路要小心看指標,不要跑錯路了。

柳家梅園旁邊還有汪家梅園,這區域因為名聲響亮,儼然已成了觀光區,平日依然許多攤販聚集,甚至有管制交通,因為車流壅塞,鴿子都出動指揮交通了。柳家梅園顯然是經過規劃的,不像以農產為主的梅園,梅樹的間距較遠,草皮維持的不錯,是個觀光所在,不少陸客跟國內旅遊團。花況還不錯,但整體來說不是我的菜,因為,它太溫馴了,你懂吧(聳肩)。

DSC_0065  

DSC_0047  

離開柳家時,約莫十點,已經出現塞車的狀況,平日!是平日耶!脫身時天氣已經逐漸晴朗。接著直奔烏松崙。

烏松崙在信義,從水里或臺中來的話,在一進信義就會看到一個小巷子口掛了個牌子寫著「賞梅」,畫了箭頭,就跟著方向走就對了。如果像十點十一點這個時間,就有鴿子在路口指揮了,很容易辨識。

離開臺21線之後就是產業道路,往山上的沿路就有許多梅園,花況都很不錯,到達時天氣已經轉好,停在路邊就有很好的景可取,花型也蠻完整。沿路有空間停車,就停下來拍。或者直接開到底,跟大家反方相往回邊停邊看。當天採游擊戰法,沿路邊停邊拍,大概就停了四個點,如果當天早一些到達,大概在中午以前就可以完成全程,在人潮開始湧入時便可撤退。

烏松崙的梅園跟柳家相較之下就是「野」。大棵的梅樹盤具在布滿大石的土地上,滿樹的花,拜當天下過雨之賜,還有山嵐,一整個就是完美。

請注意,沿路停車一定要注意是否有留下足夠會車的空間,因為會車空間不足,很容易就造成塞車,畢竟山上都是狹窄的產業道路。沿路也有些小商家攤販但還是建議可準備野餐配備,萬一被困住,不妨就找棵樹下野餐也行,但不要留下垃圾。

那天因為拍照,最後就是肩頸痠疼,回到家疲累不堪,但是睡夢中依然聞得到花香。

建議:一早先去烏松崙,之後再往柳家,如果不想塞在柳家,就在下臺21線的那左眉園賞梅也不錯。

DSC_0265 

DSC_0301  

DSC_0356  

DSC_0335  

20150122信義鄉和社 坪仔頂

這是在從烏松崙回來之後從網路上看到的地點,一樣在臺21線沿線。

我估狗上查了公車動態,需從水里出發搭車到和社,和社就位在臺21線轉往東埔溫泉的那個小社區,梅園的地點則在坪仔頂(23.571218, 120.887651)。

當天天氣晴朗,我原先考慮在水里租機車,但是氣象報告說有寒流,一想到一早七點多要在寒冷的天氣、在山谷裡騎50分鐘的車,就打從腳底冷上來。但是如果搭乘公車,下了車要走上3.4公里的路,也有點吃力,而且是偏僻的產業道路。最後我決定帶上口罩及手套,先到水里再說。

當天從臺中搭6點的車經國道三號經集集到水里,車程約1.5小時。在國道三號上的南投路段遇上大霧,進入名間時,霧稍微散了,太陽稍稍探出山頭,收割後的稻田有著泛黃的色澤,上面罩著一層霧,真的就約莫一層樓高,剛好覆住平房農舍屋頂,一種屬於農村的靜謐,就像小時候在清晨裡會看到景象,美極了。

抱歉,沒有相片,這種時候,往往回神想要拍下照片時,那畫面已經隨著車速閃過,所以在旅程中看見的美景,往往只能留在眼底、腦裡,無法留在底片、記憶體中。

到達水里是7:25,過街買了早餐後,開往和社7:30的車剛好到,機車,就算了吧!於是直接上車。

往和社的一路都是行走在寬大的河谷間,約40分鐘的車程,一路看著陽光從山頂抹下一道光彩,跟未被照射到的地方留下明顯的分際,直到爬上山頂,照亮河谷,覺得自己幸運得不得了。

看著車窗外的變化,想到:在人生的一大段過程裡,我幾乎是個凡事都要計畫設想的人,什麼叫「看著辦」?根本沒這回事。但是現在,只有「約略的計畫」及「出發」,其他的,到時就「看著辦」吧!從一種任性到另一種任性,我看著自己,忍不住笑了。

在和社下車後,往前走幾公尺就會看到岔路,左邊郵局旁那條往下的路就是往坪仔頂的路。走下小斜坡後,看到一位老先生在門口踱步,我上前詢問

「請問這條路是往坪仔頂嗎?」

「坪仔頂很大喔,你要去哪裡?」

「去看梅花啦!」

「那就是往這邊走。你用走的喔?」他低頭看了我的腳一眼。

「是啊!」

「那要走一段喔。」

「大概20分鐘吧!」

「大概吧!」他有些遲疑。

跟他道謝之後,繼續往前走。

在過了橋之後載走一段路就要轉左手邊的產業道路。當初在估狗上用街景走過一次,是一條偏僻的產業道路,我有些遲疑。這時一位在地的大姐騎車拐往產業道路。

「不好意思!」我出聲喊她。她停下車。

「我想上去看梅花,可不可以搭你的車上去?」這種事多做幾次,把要求說出口竟然變得一點都不難了耶。

「可是我不是往那邊耶!」我知道裡面有一些岔路。

「喔!那不好意思喔,謝謝!」在一秒鐘之內,她說

「我載你上去啦!」

「那不好意思啦!」

「沒關係!」

於是我又跳上了陌生人的後座。

隨著車子行進,我開始感謝這位大姐的好心,這路真的很偏僻啊,一路上都沒有其他人車。然後越深入越感謝,因為開始爬坡啦。估狗街景會讓你知道路長什麼樣子,卻不會告訴你路有多陡啊!我原想讓大姐在中途就放我下車,但是話還沒說出口,大姐就很熱心的說

「這邊的都差不多謝了,我載你道更上面去看。」

但是,那還有多遠哪?途中竟然還一度因為太陡而熄火。最後大姐把我載到路的盡頭一片梅園,跟她道謝後,她調轉車頭離開,放眼一看,這已經過了半山腰了啊,如果真要走上來,別說20分鐘,一小時都未必能到,而且保證回家後小腿屁股頂叩叩。

站在小路上,看著上面的一大片梅園,除了感激之外,覺得自己真的運氣很好,有人幫忙,又有好天氣,而且,「只有我一個人」。

我慢慢再往上走一段,右邊一戶農舍裡的小黃在我走過時,熱烈地歡迎我。但我個性怕生,所以沒跟她多做交流,正好她的主人也喊她回去。

往上走有一大片梅園,也已經進入凋謝期,但是旁邊的幾株櫻花已經蓄勢待發、準備盛開了。

這裡的梅園坡很陡,走進梅園一段路之後,我才警覺不對勁,因為依照往上走有點困難的坡度,我要回頭往下時,得很小心才不會滾下來。考慮到周圍都沒有人,我可能滾下坡後無人救助,於是趕快回頭。

回到農舍前,小黃又急奔出來熱烈歡迎,我想應該給她個交代,於是跟她打了聲招呼,於是她也就默默地在旁邊看我拍照,之後,她就回家了。溪望我的冷漠沒有傷到她的心。

DSC_0083  

因為沒已經開始凋謝,所以我沒停留多久就往山下走。因為位置的關係,早晨這裡的梅園只有一部分曬得到太陽,要到能全部見光的時間大概要到十點之後。梅園的分布就是沿著山路兩側約有三處。

在最後一片梅園時,聽到後面有車聲,回頭看見一位杯杯開車鐵牛車過來,我站到路邊讓行,老杯杯笑著跟我揮手,我也大聲地用台語跟他道早安。繼續往前走到一個岔路,一輛車停在岔路,是一對中年夫婦,先生正在看導航。

「看梅花嗎?」我問

「是啊!是啊!」

「往這條路一直開到底。」

「喔!謝謝!謝謝!」她們笑著開走。

路上看到一種奇特的花,相一串鮮紅的辣椒,忍不住停下來拍照,途然一隻小黑竄出來,以一種讓我驚嚇到差點跳起來的熱烈招呼我。一瞬間我以為她就要撲上來跟我玩親親,然後我聽到鐵練撞擊聲,順勢一看,原來鐵鍊是連在一條粗鐵條上,小黑只能在鐵條線治的範圍內活動,不能衝到路上,這主要是要防止人們進入那塊土地。於是我憋著的一口氣才吐出來,然後默默地走過。但是小黑,你的熱情差點灼傷了我,我的血液差點全部衝到腦門,我第一次知道「髮根都豎起來」是什麼感覺。待走過一段路之後,我忍不住站在無人的路上大笑起來,這一整個早晨時在太有趣了,未知的路、兩邊布滿梅樹的無人道路,熱情的小黃跟小黑、熱心的在地杯杯、大姐。

DSC_0181  

走回到和社時,剛好趕上回水里的公車,然後決定改搭水里線的電聯車到二水換車回臺中,雖然時間比搭公車久,但是,時間還早嘛。我很少在旅行途中睡著,但是昨天真的太累,在車上睡著了,不過還好沒坐過站,因為我的目的地都是終站。

建議:花期應該在一月十日到一月中左右,在水里租機車會是比較好的選擇,因為這路很窄,窄到有些地方連會車都有困難,除非你願意把車停在山下走上山,否則,還是騎車吧!

上午十點以後到光線會比較充足。

DSC_0090  

DSC_0099 

 

 

 

另一個點因為跟西伯梅園位處在同一條線上,去拍時已經沒什麼景可以取,所以就不多介紹。

拍攝的過程裡有個心得,如果要拍到純淨天空為襯底的畫面,就要找路邊的花樹,在林中的花樹因為樹枝生長的關係,容易會變成雜亂的背景。尋找花型完整、角度好的花朵需要點耐性,不過如果你找到一棵具備麻豆條件的花樹,記憶體就可以有不錯的收穫。如果遇到一場雨,其實也是一種幸運,花瓣上、枝葉上的水滴會有另一種冷冽感,個人覺得很適合梅花。當然,如果是一場綿綿陰雨,那又另當別論了。另外要提醒仰著頭拍照時別忘了當心腳下因為梅園的地形基本上都不平坦別因為顧著頭上讓腳踩空了很不值得的

 

DSC_0131  

 

嗯!六千多字,應該算是交代清楚了。寫到頭都昏了,如有錯字,別來炮我。

 

附上氣象局查詢網頁,要出去玩可以查看,基本上都還蠻準的,除了城市、鄉鎮,還有原鄉部落、客家莊、國家公園等等得分類可查,很實用

 

http://www.cwb.gov.tw/V7/forecast/town368/towns/1000801.htm?type=Weather&time=7Day

 

公車客運時刻、動態查詢

 

http://www.taiwanbus.tw/ByLine.aspx?Lan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沒有暱稱 的頭像
    沒有暱稱

    Dog in the yard

    沒有暱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