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照片 803  

「愛在心裡口難開」有ㄧ幕是Jack NicholsonHelen Hunt在海鮮餐廳裡,Helen HuntJack Nicholson說讚美她的話。結果Jack Nicholson訥訥地說,他一直在看心理醫師,但醫師開的藥,他從不吃,但最近,他開始乖乖的吃藥。這時Helen Huntㄧ臉不耐,以為他又要說什麼傷人的話。

結果Jack Nicholson說:You make me want to be a better man

就如Helen Hunt說的:這是最好的讚美。

對一個人的心意,何需甜言蜜語。有時不過是個單純的心思:You make me want to be a better person.

爭執時、吵架時、分手時,總會出現這樣的台詞:當初為了他,我如何如何……I do it all for you(一切都是爲了你),跟I have no choice(我別無選擇),這兩句話,都堪稱「推卸責任」的經典名句。

每當有人以「受害者」身分在訴苦時提到這幾句話,我心裡總會忍不住哀嚎。雖然臉上帶著憐憫,基於人道精神頻頻點頭附和,但是其實心理很想說的是:「當初是誰逼你的?」但是這句話總是不敢問出口,因為如果真問出口,除了白目之外,可能從此被列為拒絕往來戶,再也聽不到如此精采的人生悲喜劇。

人們在付出時,到底真是甘心情願?或是寄望著等值的回報?是不計成本?或者錙銖必較?不論這位「罪魁禍首」是「受害者」的夫妻、父母、子女、朋友、情人…..我都替他們感到可憐。我比較傾向相信:當初這些「受害者」通常都是自己決定什麼是對方想要的,或者因為當下的一頭熱,而沒有衡量自身是否可以承擔這些付出。這些作為,可能輕至舉手之勞,重至扭曲自我。但當初的「一片心意」未得到「投桃報李」的回應時,頓時變成「一筆爛帳」。

當結果的發展不如預期,甚至不堪時,自己無法面對,只好把責任往別人身上推。卻忘了:沒有任何人可以改變任何人,人的改變都是自己的決定,不論那個決定是發生在不自覺的一瞬間,或是經過長久的考量。

情到濃時可以不分彼此;翻臉時舊帳一堆。當心中那張損益表失衡時,當初忘我的付出,就變成不甘與負擔。但,如果說,當初為了對方,而努力讓自己更好,是誰受益?反之,如果自己識人不清,甘願自我沉淪,又得怪誰?

如果回頭看看這些過程,的確讓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人,實在應該感謝對方讓自己更上一層樓;

如果讓自己從此生活陷入痛苦深淵,別忘了,那也是你的選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沒有暱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