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的資訊對你有幫助,請按讚讓我知道喔。
如果不是因為想去日光,我也從沒想過要去關東。因為跟關東很不熟,所以花了很多時間在研究交通及行程安排上。雖然因為颱風攪局,使得行程大亂,加上後來又病魔上身,很多想去的地方沒去,堪稱是截至目前為止最慘的紀錄。但是因為花了很多時間研究想拜訪的景點的各種相關訊息,所以在臨時更改行程時能比較順利。
這次的行程是13天,原本打算去日光,也沒必要用到那麼長的時間,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反正行程就越排越遠,就從東日本的東岸東京橫跨到幾乎快到西岸的新潟境內,最後到了我曾以為這輩子都不會去的地方。
這過程是有趣的,因為離開了熟悉的關西舒適圈,不同地區的因為交通上的不便,出現各種的問題需要克服,但安排行程的樂趣也在這裡。甚至有好幾個地點是原來就已經研究好交通及行程順序,但後來被抽換掉的,例如白馬的栂池自然園、雨飾山的鎌池、茅野的蓼科、甲府的昇仙峽、山梨的河口湖、長野的上田城等等地點。但是因為有這些過程,下次在規畫行程時就有許多可以信手捻來的資料可用。
如果有人想參考我的行程,有幾點想法分享:
- 長野縣屬於高山地區,所以楓葉紅得早,但平均來說在十月的下旬楓紅的比例會底較大,我這次從十月中開始跑,很多地方都還只是剛開始變色,或許晚個五到七天的狀況會更好。
- 這次的行程裡,上高地及乘鞍高原的楓葉是最早紅的,將這兩個地點的時間排在第一個順位上會比較恰當,這樣也可以少跑回頭路。
- 山區不比市區,天氣變化快,每天注意天氣預報有助於行程的調度。輕便的雨具要視狀況帶著。
- 這些非都會地區的交通真的非常不方便,徹底消化這些交通路線及時間才能排出最好的行程,看到最多的景點。
- 行程中註明的步行時間都是依我個人(單人)體能的狀態,如果有人同行,可能時間要抓更鬆。
- 山區需要輕便保暖、防水的衣物,走山路要著防滑、防水的健行鞋。斟酌使用登山杖,一旦受傷或生病就什麼都甭提了。
- 大部分的山區都會提醒遊客有熊出沒,預先準備好熊鈴。不過我也沒買熊鈴,而是自己去材料行買兩個便宜的大鈴噹掛在鑰匙環上。
- 如果目的是拍照,就先研究好景點的方位,這樣才知道甚麼樣的時間點會有最適合的光線,尤其像長野山區裡很多的池啊、湖啊,搞清楚方位才知道甚麼時候的光線可以拍到漂亮的倒影。但是這次天氣不好,事前的研究都沒派上用場。
說來也是巧合,原本這次旅行的動機是日光,而恰巧的是這次旅程只有在日光的兩天是晴天,根本像是天意似的。
而關於日光的注意事項:
- 日光的範圍很大,如果打算去日光,真的不要只去東照宮,買張東武的All area pass,好好地玩深入點,真正的美景都在山的另一邊哪!花三天玩都不為過。
- 因為範圍大,海拔的落差及日照的關係,紅葉變色的時間不一。小田代ヶ原的紅草是最早變色,約在九月底十月初,不過這時間跟楓葉有落差,銜接不上。楓葉高峰則是十月中從湯ノ湖開始,湯滝、竜頭ノ滝大概是同一個時段;接下來是十月下旬中禪寺湖周圍、いろは坂沿途、霧降高原、大笹牧場;十一月初大概就是霧降の滝、華厳の滝。整個日光地區的紅葉期算是長達近一個月的時間,可以依照旅遊時間來安排重點。
- 除非住在日光駅附近,否則還是建議不要帶大行李,因為公車上沒有放行李廂的空間,扛個行李箱擠公車只是自找麻煩。如果在東京沒有飯店可以存放行李,乾脆就把花幾百円行李放在大車站的置物櫃裡,只帶隨身的小行李即可。
- 日光大的飯店不多,而且收費貴,小型的飯店很多都是民宿型的,住宿的CP值並不高。依照這次的經驗,下次我應該會選擇住在下今市車站附近的新開的商務飯店。因為下今市到日光之間All area pass是可以不限次數使用,雖然每天要花幾分鐘的時間搭列車到日光,但除非一定要透早就到達景點,否則這個選擇是會讓人住得比較舒適的,而且價格比日光便宜。
最後,常備藥來是要準備,這次我可是吃足了苦頭,還好發生在主要的行程都結束後,只是躺兩天,沒真正出大問題,否則就真的是悲劇了。只是,原本想吃的美食、想拍的美景都泡湯,仍是心有不甘。
當然,這一切的一切都只是命運在暗示我,I’ll be back!
所有的交通手段全都寫在各篇的內容裡,就不再另外整理。
各篇連結:
DAY1 輕井澤 雲場池
DAY2 長野 善光寺
DAY3 長野 戶隱高原 戶隱奧社 鏡池 小鳥池
DAY4 新潟 妙高高原 笹之峰縣民之森 苗名滝
DAY5 上高地
DAY6 神社 榛名湖 伊香保 水沢観音
DAY7 日光 竜頭瀑布 光徳牧場 湯之湖 湯滝